读《童年》有感 -记叙文700字
高尔基的《童年》,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,压在我的心头,久久不能平静。读罢此书,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,对童年、对生活、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书中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生活经历,这段经历并非童话般美好,而是充斥着贫困、压抑和暴力。外祖父家,那个本该充满温情的地方,却成为他噩梦的开始。外祖母慈祥善良,是阿廖沙唯一的光明,她用温暖的爱抚慰着阿廖沙幼小的心灵,给他讲述动人的故事,教会他做人的道理。但外祖母的爱,终究抵挡不住生活暴风雨的侵袭。
外祖父,一个性格暴躁、嗜酒如命的老男人,对阿廖沙充满了冷漠甚至厌恶。他常常挥舞着粗壮的拳头,对家人拳打脚踢,家里的气氛弥漫着恐惧和不安。书中对家庭暴力的描写,让我感到震惊和心痛。阿廖沙亲眼目睹了家庭成员间的争吵、殴打,甚至死亡。这些场景,宛如一把把尖刀,狠狠地刺痛着我的心。我无法想象,一个年幼的孩子,要承受如此沉重的精神负担。
而外祖父家的其他人,也并非个个善良。舅舅们好吃懒做,游手好闲,他们不仅不承担家庭责任,反而对阿廖沙百般欺辱,常常将他当成出气筒。他们粗鲁无情,言语刻薄,让阿廖沙饱受委屈和痛苦。他们的形象,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。
然而,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,阿廖沙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。他那颗纯真善良的心,从未被磨灭。他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一切,用稚嫩的笔记录着生活的点滴。他从外祖母的讲述中汲取力量,从大自然的景色中寻找慰藉,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成长。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,让我深深地敬佩。
读着阿廖沙的遭遇,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的时代,亲身感受着他的苦难和挣扎。我为他的不幸而感到悲伤,也为他的坚强而感到钦佩。他的童年,是灰暗的,是痛苦的,但也是充满希望的。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,磨练了他的意志,塑造了他的性格,让他拥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。
与阿廖沙相比,我的童年是幸福的,是快乐的。我拥有温暖的家庭,慈爱的父母,良好的学习环境。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和寒冷,从未感受过暴力和欺凌。我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,努力学习,积极向上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《童年》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,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。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,社会的黑暗,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。它教会我珍惜幸福,勇敢面对困难,做一个善良、坚强的人。读罢此书,我深深地感受到,幸福的童年是多么珍贵,而拥有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,是多么重要。这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,激励我不断前进。